如何应对突发水污染和环境事件?来重庆看看这

应急演练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第一眼卫视-华龙新闻(陈宇)“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系统A5、A6站苯浓度超警戒值……”11月6日,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重庆市涪陵区后溪流域及白桃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应急演习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此次演练旨在通过实战检验各级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和“一河一策一图”、“一园一策一图”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全面提升各级、各科目的环境突发事件协作能力。当天的演练主要针对两种典型的水污染情况:一是模拟苯泄漏引发的火灾。涪陵区白桃工业园重庆华丰化工有限公司含苯废水排入后溪河;另一场模拟了后溪河一号大桥大型重油罐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重油泄漏,通过桥面雨水孔进入后溪河。此次演练模拟两类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威胁后溪河及下游乌江的水质安全。在演练现场,上午10时许,重庆华丰化工有限公司中控室警报响起,随后公司方向冒出浓烟。发现危险后,公司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后,企业、园区、区、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d 成立现场指挥指挥部,由市生态环境局和涪陵区政府共同指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污染处置、应急监测、舆情引导等9个工作组,建立了统一指挥、专业性与规范性并重、反应灵敏、协调配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现场处置过程中,综合应急小组利用白桃公园“一园一策一图”预案和后溪河“一河一策一图”预案,快速评估情况、应急场地和设施。处置人员立即采取罐体泄漏、启动橡皮坝、关闭应急流量闸门、修建截流坝等措施,精准遏制污染集群。同时,“重庆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降低污染蔓延趋势实时读取,为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无人机喷洒絮凝剂。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图片显示,演练过程中“高科技”硬核装备一一亮相,整个应急过程中使用了100多套科技设施:在大气监测犬中实现所有环境环境存储;在处置石油污染过程中,市环境综合应急队利用无翼飞翼拉动围油栏,助力后溪河围油栏扩大。此外,还采用撇油刷对临时应急池内高浓度油污进行回收,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处置精度。本次演练汇聚了来自市、区、公园、街道、企业和社会力量的20余家单位。通过信息化等六大流程通过通报、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隐患治理和污染处置、环境监测和水体监测、交通和治安维护、舆情监测和信息发布等工作,成功控制污染源,有效保障后溪河及下游乌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长江流域监督管理局、西南监管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以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生态环境部门相关领导莅临观摩指导。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设立现场实验室,快速开展现场分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环保局通报,目前重庆市已实现375条重点河流(六河)“一河一策一图”应急环境体系全覆盖。目前正在推进涪陵白涛化工园区、南川化工园区试点工作,强化“一河一策一图”和“一园一策一图”衔接机制,探索化工园区与主要河流有效对接、相互支撑的各类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简单来说,‘一河一策一图’和‘一园一策一图’,就是为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公园量身定制一套专属的环境管理和应急预案,以及一张简单易用的‘作战图’。”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表示,未来,将利用好市演练生态计划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一河一策一图”“一园一策一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应急响应深度融合,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组建专业环境应急队伍,筑牢环境防线。主编:邵玉生.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