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眼卫视-华龙新闻(陈宇)近年来,重庆大小河流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改善。 “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河湖保护和管理,取得了哪些成效?在10月17日举行的重庆市政府新闻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重庆现代化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利局副局长谢飞介绍了相关情况。 10月17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谱写重庆现代化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二十八场)介绍了“十四五”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图为谢飞德市水利局局长普蒂回答记者提问。第一眼电视台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十四五”时期,重庆以行政长官制为抓手,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步骤加强生态管理。一是加强河湖管理数字化强化。迭代升级“智慧河长”应用,将城市所有河流、水库数据电子化、矢量化,采集16类12000个前端传感设备。排污口、取水口、主要排污企业等5类共1.5万条河湖灾害信息已全部绘制完成。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等技术为河流赋能。湖元素监测首次实现智能识别、快速耳听对流域面积50平方米以上河流水质异常、非法采砂、水面漂浮物等危害进行预警。问题处理流程大大缩短。河湖管理由传统的“海战术”转变为“人技术合作”,人们家门口的河湖健康“有科技守护”。二是积极推进邻近江河湖泊建设。围绕安全、生态、居住、发展等方面,实施“百千行动”,建设幸福江湖。预计到2027年,建成100个幸福江湖,到2035年建成1000个幸福江湖。此外,我们制定并发布了幸福江湖技术评价指南,建立了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营机制。在国家层面,永昌临江、铜梁怀远河入选国家幸福河湖建设标准案例;市级把云阳长滩河、丰都长河等16条河流湖泊打造成为城市幸福河湖典范。发掘了桃花江流域水电文化、邛江流域龙舟文化等60多个涉及水利的历史文化故事,着力打造基于河湖水系的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和优质服务业体系。江河湖泊成为“浅底鱼飞”的怀旧记忆和“窗外见绿”的幸福日常生活。三是深化跨境江河湖泊联防联控。重庆市水利局、四川省水利厅双方共同成立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并定期运行。他们组织开展联合巡河,不监督皮探访川渝两地的河祖。共同制定实施50条重要跨境河流“一河一策”规划。他们正在对81条跨境河流开展非法排污、直排和违规治理行动以及河流“清除四扰”专项行动。双方在长江流域共同规划了10万多个川渝“河绿”。通过下游生态保护行动等活动,川渝地区25条跨境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比联合行动前提高4个百分点。川渝“生态纽带”更加牢固,构筑起坚实的防线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区域。相关链接:华龙直播|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谱写重庆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二十八)——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成果